Published on 06 Feb 2023

学者:禁止使用无济于事 教师应探索善用ChatGPT助学生作判断

Lianhe Zaobao featured A/P Jason Tan's comment on how educators should use of ChatGPT to aid student's judgement on certain topics. He shared that even though ChatGPT is able to provide a factual answer, they are unable to share on the emotional component of knowledge. Before ChatGPT's appearance, the internet has hu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that made students more knowledgeable at times. Technology has already affected students in different ways. This wave of AI tools emphasizes on the ability to judge and differentiate. Teachers have to further guide students to judge, interpret and validate information provided. 

美国公司开发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后,成为热点话题。美法澳等地有学府已禁止学生使用。受访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认为,禁止学生使用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去探索这个新工具。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可能性,才懂得如何应对,去反思教育的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已发展到可利用ChatGPT这类聊天机器人写文章和代码,引起学术界对学生滥用科技的关注,一些外国大学立即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受访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认为,禁止使用ChatGPT无济于事,教师更应该去了解新工具的可能性,反思教育与测试的目的。

美国公司OpenAI开发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后,成为热点话题。用户只要输入问题和提示,系统就能集合数据,生成文本。美国、法国与澳大利亚等地有学府已禁止学生使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梁永立副教授受访时说,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3无济于事,抄袭是学校一向来面对的问题,总有学生尝试作弊。

“冠病期间举行线上考试时,我每个学期都捉到学生作弊,在编码方面,我们有很强的反抄袭检测工具。关键是,反抄袭工具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教师是否使用它们。要检查作业是否有抄袭需要很多工。”

可善用也会被滥用ChatGPT利多于弊

他认为ChatGPT就好比谷歌搜索的进化,学生同样可以利用谷歌搜索,抄袭内容,ChatGPT只是把过程变得更方便。

他说:“ChatGPT是相当神奇的工具,但我觉得它是一种进化,而非变革。它是一个新工具,可善用,也会被滥用,但我觉得它的利多于弊。会作弊的人就会作弊,但最终吃亏的会是他们。精通技能是须下苦功的,只会依赖科技代做作业,不懂得如何学习的学生是无法达到精通的水平。”

他认为,ChatGPT的局限在于还无法分解太复杂的题,内容也可能有错误,但或许可帮助教员更有效率地设题并组织文本。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陈英泰博士认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写文章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对ChatGPT避而不谈,禁止学生使用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去探索这个新工具。

“唯有尝试过,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可能性,教育工作者才懂得如何应对。这也促使我们去反思教育的目的,应重视哪些能力?我们要测试学生的哪些能力?”

教师也可以相应改变设题与评估方式。他举例说,ChatGPT可以组织一篇有关某个政策的文章,但如果问题调整成某个政策如何影响你个人,或者是:分享你某一段经历这类题型,ChatGPT应该较难解答,这个工具还欠缺对情感和“个人化体验”的认知。

教师须引导学生去判断解读确认信息

陈英泰说:“ChatGPT出现前,互联网就充斥着大量信息,学生有时还比教师懂得多,科技早就对教学产生影响。这一波人工智能潮再次凸显思辨与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师更得引导学生去判断、解读并确认信息。”新跃社科大学持续与专业教育中心主任关冲副教授指出,尽管人工智能语文系统可以写出像样的文章和代码,但在一些针对性的学科运用上,表现较弱,例如:分析实际的案例、批判性思考能力不足,也难做出有逻辑的联系。

她说:“人工智能在理解情境与解读复杂概念的能力有限,也可能提供不准确或带有偏见的内容。测试应更着重在考验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重要的实际技能。”

受访的学府除了利用反抄袭工具来制止学生作弊,也制定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妥当使用学习方面的科技工具。

国大数理中学校长苏丽玲答复《联合早报》时说,学校认同应善用科技,欢迎适用于教学和学习的人工智能工具。

要求学生秉持学习诚信 强调抄袭对自身没帮助

校方曾向学生分享ChatGPT、MidJourney(生成图像工具)等智能工具的功能,但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资源如谷歌搜索和人工智能工具来辅助学习的同时,也要求他们秉持学术诚信,强调抄袭对自身的学习没有帮助。

校方也要求教师去探索并找出人工智能工具可为习题产生的答案,从中微调评估任务。校方一向利用反抄袭软件Turnitin来检查总结式作业,接下来将探讨使用较新的反抄袭工具如GPTZero。

新加坡管理大学发言人说,校方利用Turnitin来侦查线上作业是否有抄袭,但不单以这个方式来判断。软件只提供一个参考点,以了解作业由人工智能代笔的可能性。

利用人工智能作答行为 校方同样视为作弊

一些研究工具如文本挖掘和由人工智能提供针对演示的反馈对学习是实用的。

校方正在制定框架和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妥当使用学习方面的科技工具。

学生会继续在学校参加笔试。线上考试则有特设网站,控制测试环境,让学生无法浏览其他网站、应用和资料。校方把利用人工智能作答的行为视为第三者作答,同样是作弊。

当发现学生利用人工智能代笔,校方会展开调查。作弊的学生可面对等级降级,或拿零分、停学或被学校开除的后果。校方目前没发现有学生利用聊天机器人作弊。

法律专家:未来或须立法 保障监管人工智能生成品

受访的法律专家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创作的原创性和学术诚信等概念在未来有可能受到挑战,到时或得检讨现有法律是否足以保障并监管人工智能生成品。

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 & Tann Singapore LLP)知识产权、体育和博彩业务部主管刘国敬律师指出,在创作过程中,由人工智能产出的成品与应用等预计会增加,人工会相应减少。对原创性、作者和学术诚信的定义与概念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被挑战。

他针对ChatGPT这类工具对版权处理的挑战时指出,确定版权拥有人是关键。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能享有版权保护,若可以,谁应拥有版权?版权向来是提供给人们的创作,人工智能不是人类。至于有人工参与,靠人工智能辅助的成品,须有人在创作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开发的工作,产品才能享有版权。可能的人选是编程者,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系统产出成品的人。

我国很大程度上欢迎人工智能发展,版权法律针对文本、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的工作有例外的处理,允许从事人工智能行业者可以在不担忧触犯版权法的情况下,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德尊律师事务所(Drew & Napier)知识产权和争议解决部门董事许君宁律师也指出,我国司法的立场是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鼓励人工智能的发展。2021年新的版权法允许作品在计算数据分析工作中被使用。版权拥有人因此不能告开发者例如OpenAI,侵犯版权。

她认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运用还有待观察。“尽管利用版权法是管理AI生成内容的一种可行方法,但可能也得检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是否足够,或是否需要独特(sui generis)的机制来保护及监管AI生成内容。”

Read the original article here

Source: Lianhe Zaobao © SPH Media Limited. 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production.

Media 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