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31 Mar 2024

跳脱出主流教育框框 自己小孩自己教更能发挥所长?

Kai Liu, an eight-year-old homeschooler,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outdoor sports arranged by his parents, focusing on his interests like football, volleyball, and canoe polo. His mother, Liu Wenxin, guides his studies at home for 1-2 hours a day, emphasizing fun and exploration over early academic mastery. Parents in Singapore, like Fang Enhui and Kong Suwei, choose homeschooling for various reasons, tailoring education to their children's needs and values. Though homeschooling requires parental dedication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approval, homeschooled children transition smoothly into mainstream education, benefiting from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strong family support.

With Singapore's globally esteemed education system, why do some parents opt for homeschooling? Despite mainstream schools offering abundant resources and skilled educators, these parents persist in assuming the arduous responsibility, demanding six years of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guiding their child's education. A/P Jason Tan notes that these parents are driven by a desire to exert heightened control over educational methods, curriculum, and the values imparted to their children. This pursuit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fulfilling their parental duty to tailor their child's learning experience to align closely with their family's beliefs and priorities.

八岁的刘凯恩是一名在家自学孩童(homeschooler),但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在家。

这名喜爱户外运动的小男生,每周至少三四天会到户外参加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排球、垒球、独木舟水球(canoe polo),以及网球。

这些活动都是他的父母配合他的兴趣策划安排,让他发展运动技能,也与其他孩童玩耍,打成一片。

小凯恩也有在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刘纹馨(36岁)每周三四天引导他在家学习,每次一至两小时,可涵盖英文、华文、数学或科学,学习模式包括阅读、听写或做作业,玩益智游戏或观看教育视频。

刘纹馨认为,童年就是用来玩乐和探索的。“没有必要这么早就锻炼小孩子掌握学术知识……当然该学的要学,该做的要做,但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孩子考获超凡的成绩。”

刘纹馨和丈夫刘航维(37岁,神学院学生)都是基督徒,他们希望让孩子在年幼阶段,接受一种把圣经的品格教育融入学习内容的模式,他们选用的教学资源,就包括融合基督教信仰和知识教育的教材。

因观察到儿子与其他孩童相处时更常用英语,刘纹馨会把较多时间花在引导他学习华文,她和丈夫平时在家尽量与一对子女讲华语。

刘凯恩是在家自学的其中一个例子。关注在家自学现象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指出,家长让孩子在家自学的原因各异、所使用教材和教学方式也无统一标准,但他们大致上有一个共同教育理念,也就是希望按照家庭价值观,根据孩子的兴趣、强项和需求,灵活制定学习内容与教育方式。

三个孩子都在家自学的教育工作者方恩惠(44岁),在2021年出版名为“Homeschooling in Singapore: An Education”的英文书籍,探讨本地在家自学的群体,收录她与19名家长所做的访谈。方恩惠的丈夫是一名艺术工作者。

方恩惠说,现代版本的在家自学教育方式,虽然在本地存在超过30年,但在很多本地家庭看来,仍是一种不寻常的选择。她观察到,早期让孩子在家自学的家长,常会列举教导宗教价值观为一个主要原因,近年则有越来越多家长基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与主流体制不同,决定为孩子另辟蹊径。

方恩惠指出,这些家长可能对主流教育体系或环境有不满之处,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认为整个体制恶劣或教师教得不好。“这些家长主要是无法在现有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需求的模式……他们希望拥有为孩子量身定制教育的自由,但这不是教育部或任何学校可以控制的,毕竟学校要照顾全体学生,不是服务一个学生。在家自学就能让家长全权主导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在强制教育法令下,凡年龄介于六岁至15岁的公民孩子须就读教育部小学。如果想让孩子在家自学,家长须向教育部申请让孩子豁免强制教育。教育部会按个别情况评估是否批准。除了提交学术教学方案,家长也得提呈一份计划书,说明如何进行品格和公民教育,培养孩子社交情绪技能。

教育部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自从法令2003年生效以来,每年平均有50名达到小学入学年龄的公民孩童在家自学,数目小且稳定。

“新加坡孩童应该在教育部小学求学,以掌握一套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为接下来的教育与培训奠定稳固基础。这是为给予孩童一个共同的教育体验,进而让他们建构国家认同感,并且促进社会和谐。”

所有在家自学的孩童都必须考小学离校考试。据媒体早前的报道,在家自学的新加坡孩童当中,约一半在家上学一段时间后,转入主流小学或中学。

在家自学群体规模多大,目前没有明确数据。方恩惠估计大约有1000人。这包括学前、中小学年级、特需和患病孩童,以及外籍人士或短期逗留的外国家庭孩子,和他们的家长。

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陈英泰博士认为,本地的在家学习现象相当值得探究。

“新加坡有一个享誉全球的教育体制,为何仍有一小群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自学?毕竟主流学校有良好资源和专业师资,这群家长仍坚持承担起这个重担,须投入至少六年时间,全神贯注主导孩子的学习。”

陈英泰也观察到,这些家长为了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踏出“终极的一步”,背后主要推动力,是要对教育方式、学习内容,以及所传递的价值观发挥更大主导权。

“家长可能认为本地教育制度压力大或过度注重成绩,孩子在家自学,他们就能配合孩子的学习需求和进度,制定教学方式和内容,鼓励孩子多探索自己的兴趣。”

家长非孤军作战 有社群相互扶持

针对如何确保在家自学孩子获得全面教育,教育部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家长每年须提交孩子的学习进展报告,汇报孩子的不同领域的学习进度。教育部督学也会做家访,向家长了解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学习成果。

也有人质疑家长一个人能否教所有科目,陈英泰认为,这些家长并非孤军作战,整个社群会相互扶持,包括设立实体或线上学习群体,由家长指导或请专人来为孩子们授课。

经过多年的演变,在家自学模式发展出日益丰富多元的活动项目,但陈英泰认为,这个模式未必适合所有家庭和孩童。“家庭首先应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考虑这个选项,毕竟其中一名家长须全职在家。家长对自己的读写与算术能力也要有信心,并且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教导能力,尤其当家里有超过一个孩子,而每个孩子不同,家长也要懂得因材施教。”

对于在家自学模式是否适合每个孩子,方恩惠认为,理论上,每个孩都可以在家自学,就好比每个人可以到学校上学,但是否每个人一定能受益,就另当别论。

她指出,在家长患病或家境贫困等情况下,由于有生活或其他压力,的确不适合让孩子在家自学。此外,家长若不识字或英文水平有限,在寻找教育资源和传授信息方面也会面对挑战。

然而,若孩子患病、不适应主流学校或拒绝上学,她认为,家长可考虑在家自学模式。

“王氏家庭学校”量身定制七子女学习项目

面对小六离校考试,不少家长和学生如临大敌,对前教师孔素薇来说,小六会考不必太紧张。她前面五个子女都考试两次过关,今年轮到六女儿应考,也是她第11次陪孩子备战小六会考。

她打趣说:“如果有什么陪考奖项,我应该当之无愧!”

孔素薇(49岁)和丈夫王添来(53岁,私校教师)让七个子女在家自学。

王家孩子年龄介于四岁至24岁。最大的四个子女一直到完成O水准考试或考取海外颁发的高中文凭,才从“王氏家庭学校”毕业,陆续升读高等教育学府或在私校任教。

孔素薇和丈夫都是基督徒,让孩子在家自学,主要是希望孩子能遵循以基督信仰为本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很快发现,在家自学一大好处是可按孩子兴趣和天赋定制学习项目。

她注意到,学校近年更强调并支持学生发展各自的兴趣和强项,不过度注重成绩。

“但这与家长为孩子量身定制学习项目的灵活度,不能相提并论。例如,孩子若对跑酷(parkour)感兴趣,家长当下就能决定去找相关课程。”

孔素薇和丈夫为孩子选用基督教教育教材。他们不注重考试,平时给小测验是为了理解孩子的进度。

这也意味,小六会考是孩子们首个重大考试。教育部规定在家自学孩子须考小六会考,成绩须达到那年应考四个普通水平科目学生的第33个百分位数,否则得重考。

王家五个子女从小五学年开始备考,都因小落差,无法第一次过关。但他们不会特别沮丧,而是将会考视为必经的一个关卡,过关是为了把时间放在探索自己更感兴趣的项目。

以长子王悦胜(24岁)为例,他从小喜欢摄影,除了向父母的朋友偷师,他主要上网自己摸索。

他15岁时和家人到美国进行六个月的公路旅行,返新后又上网自学专业排版软件,结合旅途拍的照片和母亲撰写的文章,编辑出版300页的游记。他去年获国家发展部奖学金,目前在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深造,专攻建筑学。

孔素薇的次女是一名私校教师,三儿子刚完成理工学院课程,老四在南洋艺术学院主修大提琴。

孔素薇说:“对比20年前,如今有较多在家自学青年升读本地或海外大学及事业有成的例子,说明在家自学也是一个正当可行的教育途径。”

但也有家庭短暂尝试后,未达到满意效果,而决定让孩子上主流学校的例子,她指出,这往往是因亲子关系出现矛盾。

由于家长得为这个教育模式的成果承担主要责任,孔素薇认为,“在家自学”一词容易引发误解,其实学习可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进行,改为“家长主导教育”或更准确。

在家自学青少年 调适后顺利融入主流学校环境

多年来在家自学,升读主流学校后,孩童会否缺乏社交技能?一些从“家庭学校”过渡到主流学校的青少年指出,他们起初会感觉自己与其他学生有一些“文化差异”,但经过短期的适应与磨合,也能顺畅交流。

曾是一名景观设计师的陈芬霞(43岁),10多年前陪丈夫到澳大利亚深造,在那里居住了几年。她的丈夫从事教育工作。

那期间,她开始让长女在家自学。由于喜欢这个模式给予她们尽情阅读的自由,以及让一家人有更多相处的时间,10年前返新后,她让长女继续这个教育模式,老二和老三顺理成章也在家自学。

几年前,考虑到女儿日后想报读理工学院,而凭O水准证书或更有机会进入心仪课程,他们陆续为两个女儿报读主流中学。如今,17岁长女完成主流中学的教育,下个月升读理工学院景观设计课程;13岁次女在家自学到去年,今年进入主流学校中一。目前只有最小的女儿仍由陈芬霞亲自教导。

性格较外向的长女蔡智灵还记得,刚开始上学时,她非常兴奋。

“以前我有机会参加各项活动,但总觉得这些活动和所见到的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到了学校,突然觉得有很多自由去接触和认识不同的人。起初,我不大习惯每天都能与新认识的朋友说话,但很快就适应了……以前在家自学,一般有家长监督,上学后发现同学进行各种活动时,未必时刻有人监督,也让我感到颇为新鲜。”

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有些同学迟交功课,曾令她感到讶异。此外,由于在家自学期间,日常作息比较自由,她上学后最难适应的是得早早起床去上课。

二女儿蔡心悯较文静,起初觉得自己与同学比较少共同话题,但大约两三周后,通过一个较要好的同学介绍,她的朋友圈子逐渐扩大。“有时因被安排的座位的关系,你自然而然就会与旁边的人互动交流……对比以往,感觉到自己现在比较不那么内向了。”

如今修读的科目更多,学习负担难免加重,蔡心悯发现自己不像以往,有多些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绘画。

多年的在家学习,培养这对姐妹自发学习的态度,她们以平常心看待学习压力,将考试视为评估学习进度和有哪些方面须改进的指标,不会纠结考几分。

王悦恺(20岁)曾与六个兄弟姐妹一起在家自学,报读理工学院后才进入主流学校。他在学业上应付自如,社交方面,起初需要一点时间摸索和适应与其他人沟通的规范。

“有些社交情况是我第一次体验的,例如,得和一群不怎么谈得来的人共处一室。但我也渐渐学会如何找到和自己合得来的人。”

起初,他发现有些学生私下议论讲师时很不礼貌,让平时不说教师坏话的他,难以接受。“遗憾的是,有时我发现自己受一些学生影响,也变得较负面和消极。”

总的来说,他认为,融入主流学习环境,是一个适应不同社交文化的过程,他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社交障碍,身边有不少朋友认为他挺擅长社交。“其实有很多未曾在家自学的人,更缺乏社交技巧。”

Media 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