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携手教育学院首展艺藏 从艺术家视角看时代变迁
本地大专学府有自己的永久艺术收藏,最知名、藏量最大的是1955年成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涵盖中国古文物、印度雕塑,以及新加坡黄荣庭的当代雕塑。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艺藏建立在前身师资训练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有超过60年历史,藏品约有120件。南洋理工大学美术与文物馆(简称南大博物馆)在2008年成立,约有250件藏品,以当代艺术与东南亚艺术为主。艺藏用于教学与实践,其中一些平时摆挂在学府各处,美化校园,也让师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受到熏陶。
这两所学府第一次携手呈献“地点与自然:记忆的集合”展览,从水墨、水彩、炭笔、粉笔、版画、油画到陶瓷、雕塑、混合媒介等藏品中,精挑44件作品,在国立教育学院艺术馆展出。
展览策展人、艺术家王若冰博士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展览采用三重叙事方式,从艺术家的视角来看历史文化与环境变化。很多艺术家通过创作讲述两件事:国家建设与自然环境,展览因此名为‘地点与自然’,我们从中了解过去发生的事,由此更能理解现在与未来。”
王若冰引述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的话:“我们必须欢迎未来,记住它很快就会过去;我们必须尊重过去,铭记这曾经是人类所能做到的一切。”
边看画边听故事
艺术品中的河流、树木、鸟类、猿猴等,成为记忆、联系、想象与对话的场域。王若冰说,展览让公众一边看画,一边扫描QR码,聆听故事。展品由一名1906年出生于新加坡河岸,在圣约瑟书院求学,后在植物园工作的潮籍老人的回忆串联起来,个人化视角带出新加坡城市与自然环境发展的故事。
语音导览由三名退休老人口述,助理策展人莫杨负责撰写(另一名助理策展人是陈佳美)。故事虽为虚构,但以历史文档为依据,穿插河岸苦力,日据时期的煎熬,并从这位植物爱好者的眼光,看新加坡错综复杂的经济植物学贸易和殖民历史,赋予艺术品另一种诠释。
此外,展厅空间设计成住家氛围,以古着家具、装饰品、文档资料(如邮票、地图、书籍、画册)、植物盆栽等装潢,从客厅到书房、阳台、饭厅,营造出沉浸式的观展感官体验。王若冰说,公众不仅仅是看画,更能从中了解历史文化,人物叙事,又带出记忆,体验的空间更大。
艺术家最爱新加坡河、植物园
国立教育学院前院长李盛光说过:“这个(教育学院)艺术收藏保留了过去的元素,同时提供一个反思现在甚至未来的平台;它表明了历史确实是多种多样的,可从多个角度来完成。”
王若冰指出,艺术家一直在画新加坡河和植物园。展览入口展出林子平一幅高1.62米、长3.84米的水墨画《新加坡河》(2008,南大藏品),描绘桥上的车流,桥下满载货物的船只。展厅另一头,雕塑家张华昌的铜像《甘榜男孩》(2000,教育学院藏品)是五个小男孩准备跳入水中,生动地刻画20世纪四五十年代孩童的生活,同样版本矗立在新加坡河畔。老人口述的童年娱乐就是在桥上跑,往河里跳,难忘河边的黄埔冰屋、黄梨王陈泰的工厂。
来自英国的艺术家露西·戴维斯(Lucy Davis)是南大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创办成员,她作于2009年,结合炭笔、木刻版画与拼贴的纸本系列饶有意思。她从新加坡现代木雕运动延伸出“移民生态项目”,取材热带自然,考察东南亚艺术和生活中,自然文化的迁移。木刻版画材料出自她在新加坡找到的一张柚木床,作品《柚木床的树》标出柚木树须长到的宽度才能制成床架。
露西的作品《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遭遇一只“被雅克族攻击的红毛猩猩”》《其中威廉法夸尔遇见了一只黑手长臂猿》,重叠现实与想象的记忆,融入马来半岛的自然与殖民历史而成。
在教育学院任教的艺术家唐大雾的粉笔画《太阳的记忆》(1996)、《香蕉心脏》(1998)和《香蕉树下》(2000)挂于学院图书馆,师生们经常可见,但是第一次开放给公众欣赏。
南大博物馆高级助理经理林欣佳说,该馆委约雕塑家韩少芙以在学府内倒塌的金合欢木材作出的雕塑系列《倒下的树》(2016)也将展出。
展品还有陈文希的猿猴画,吴珉权的拼贴作品,林清河、王金成、林辉忠、童振狮的水彩画,蔡逸溪的枯荷版画,英国艾莉森·威尔逊(Alison Wilson)的鸟类版画等。
展览即日起展至10月27日,星期一至五上午11时至傍晚5时,在国立教育学院艺术馆(1 Nanyang Walk S637616)举行,入场免费。
Source: Lianhe Zaobao © SPH Media Limited. 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production.